沪江国际文化园不断拓展各类平台,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环境。各文化交流中心都根据自身特点开辟了各自的外文阅览区域,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外文阅读环境和内容服务。
沪江国际文化园外文阅览节系列讲座共包括三讲,分别是“翻译出版漫谈”“人靠衣装书靠皮?封面艺术漫谈”“谁是德国人?一场当代阅读的经验”。随着沪江国际文化园外文阅览节系列的第二讲和第三讲的举办,2020沪江国际文化园外文阅览节落下帷幕。
11月10日下午三点,系列讲座的第二讲在北欧文化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邹欢。邹欢先向在场的同学们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她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翻译系,后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与香港大学深造,现在从事译者与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她对于封面艺术有独到的见解。
正如本次讲座主题——人靠衣装书靠“皮”,她认为一本书的封面和一个人穿的衣服是同等重要的。接着,她为同学们详细阐述她的看法与观点,并以“企鹅出版社”系列丛书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封面艺术的演变。经典的书籍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失色,并会一直被提及、借鉴。讲座结束后,邹欢也与同学们交流探讨,并为同学们推荐有代表性的封面设计书籍。
系列讲座二——“封面艺术漫谈”
11月17日下午,系列讲座的第三讲在德国文化交流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讲座的主讲嘉宾是胡春春博士,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深造,2007年至2013年任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中方院长,2013年至2020年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就职于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讲座开始前,德国文化交流中心的史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此次外文阅览节系列活动的背景,回顾了前两讲的相关内容,随后便代表全体师生向胡春春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
胡春春从美国总统大选这个热点实事入手,指出了美国总统大选前后美国国家出现的撕裂感,由此引出了“身份认同”这一主题,并引用英国脱欧的案例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身份认同”的理解。他向大家介绍了德国一个意义非凡的运动——六八运动,并列举了在德国三个颇为特殊的群体,即移民、犹太人和“东德人”,以此进一步阐述“身份认同”这个概念在德国的表现。胡春春就德国的近百年来的历史和德国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激发更多的同学通过阅读德国的历史及文学作品,踏上自己去探索德国文化的美好旅程。
系列讲座三——“谁是德国人?一场当代阅读的经验!”
2020沪江国际文化园外文阅览节闭幕,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的系列活动令人受益匪浅,同学们体验到拿起一本纸质书籍,坐在环境优美的沪江国际文化园进行阅读的乐趣。